源汇区简介

中文名称

源汇区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所属地区

漯河市

下辖地区

大刘镇、阴阳赵镇、马路街街道、顺河街街道

电话区号

0395

邮政区码

462000

地理位置

河南省中南部

面积

201.6平方公里(2012年)

人口

32万(2012年)

方言

中原官话

气候条件

暖温带季风性气候,气候温和

车牌代码

豫L

行政代码

411102

著名人物

许慎

百科名片源汇区历史悠久,古老而年轻。古老,是因为源汇区历史渊源流长,早在五帝时代就建有隐阳城,唐朝中期称隐水镇,明朝永乐年间发展成为贸易重镇,称螺湾渡,清朝咸丰二年修建源汇寨,民国初年改称漯河镇。1948年设立县级漯河市。年轻,是因为源汇区是1986年县级漯河市升格为省辖市后成立的,特别是2004年底漯河市新的行政区划调整,使源汇区发生了新的变化,现辖5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109个行政村,18个城市社区,面积扩大到201.6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32万,是漯河市的商贸、经济、文化中心。基本概况源汇区发展迅猛,实力强劲。近年来,尤其是新的区划调整以来,源汇区委、区政府紧抓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河南省打造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和漯河市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以大开放吸引大投入,以大投入培植大产业,以大产业加快大发展,促进了整体实力不断壮大。2005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32.6亿元,增长16.5%;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096万元,增长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3亿元,增长7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1亿元,增长15.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22元,增长13.2%;农民人均纯收入3955元,增长11.5%。在漯河市2005年度县级领导班子工作实绩考核中,源汇区荣获全市两县三区第二名,处于县区发展前列。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作为中原内陆城市漯河市的主城区,这里具有连接南北、承启东西的区位优势。境内交通发达,京广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南漯高速公路及规划中的郑州至武汉高速客运专线穿境而过,漯宝铁路、漯阜铁路横贯东西,漯河火车站为全国一级编组站,北距郑州国际航空港不足一小时行程,是豫中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更是商家必争之宝地。环境优美,功能完备。漯河市属暖温带季风性气候,气候温和,是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并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源汇区是漯河三区之中唯一位于沙、澧两河之间的城区,城区绿化覆盖率超过40%,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源汇区还是漯河三区之中唯一拥有大型体育场馆、四星级宾馆、图书馆、千亩森林公园和高等院校的城区,基础设施完善,服务设施一流。资源丰富,能源充足。区内农副产品资源丰富,是全国无公害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淡水资源充足,年过境水量27亿立方米,年均可用量达2500万立方米;地下水质良好,澧河水质达到直接饮用标准,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供应充沛。距全国能源基地平顶山仅百里之遥,辖区有豫中南最大的供电枢纽,年售电量近20亿千瓦时,煤电供应充足。区内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适宜发展各类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突出,优势明显。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了以食品加工、机械制造、板材加工、医疗化工、棉纺等为主的五大主导产业,特别是食品加工产业发达。区内以汇通集团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业快速崛起,三剑客奶业公司、豫汇集团等一批食品加工骨干企业迅速发展。尤其是汇通集团已跻身全国民营企业500强、肉类加工企业50强,年产值突破20亿元,产品远销俄罗斯、香港、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健全,商贸繁荣。这里商贸传统厚重,历史上素有商埠重镇、陆陈集散地之称,古人用“舟行此焉簿,贾客南来多;江南百货萃,此处星辰罗”描绘了当时的繁华景象。特别是2004年底区划以后,源汇区商贸物流业在漯河三区之中独具优势,承担着漯河市打造豫中南商贸物流中心的重要任务。全区拥有各类商品市场23个,形成了日用百货、服装鞋帽、蔬菜批发、南方家俱、建材灯具、汽车农机、种子农药等种类齐全、与省会郑州遥相呼应、辐射周边10多个地市的专业市场体系。2005年,源汇区规划建设的总投资12亿元、总建筑面积40多万平方米的小胖统领百货、温州国际商贸城、家·盛世国际生活广场、中汇广场、新天地商业步行街、中国名吃休闲一条街、开源花卉市场等七个规模大、档次高的重点市场,已相继开业迎宾,今年五一期间将全部开业。随着这些新型市场的运营繁荣和4.6平方公里的商贸物流园区的开工建设,源汇区豫中南商贸物流中心的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和加强。农业经济源汇区位于沙河南岸,京广铁路以西,西与舞阳县相临,南与西平县接壤,辖四乡、一镇、三个街道办事处,109个行政村,人口32.2万,总面积20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2万多亩;农业人口17万余人,人均耕地1.3亩。该区是一个历史悠久、交通便利、功能完备、环境优美,工、商、农各业并举,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城区。近年来,我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扬“二次创业”主旋律,大力弘扬“精诚团结、攻坚克难、创新争先、和谐奋进”的源汇精神,成立了由区四大班子领导参加的源汇区农村经济合力团。认真贯彻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总目标,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不断加大农村改革力度和对农村的投入力度,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业的扶持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2007年,我区农业整体上实现了全面突破,亮点纷呈。大棚建设、经济作物种植呈现强劲发展态势,全年新建蔬菜大棚1210座,新增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1.6万亩,新增烟叶种植面积3100亩;“双汇产业化工程”畜禽规模养殖迅猛发展,新发展规模养殖基地24个,全区生猪出栏量达100.3万头(止2007年11月底);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共开展劳动力转移职业技能培训1552人,引导性培训3400人,新建沼气池4100座;科技服务日益深化,农民收入水平快速提高,前三季度全区实现农民现金收入4120元,同比增长26%。市委靳书记、市政府祁市长曾多次来我区视察新农村建设、“双汇产业化工程”、生态林业建设、春季麦田管理等工作,对我区农业农村发展的蓬勃态势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全市畜牧兽医管理体制现场会、河南省农广校漯河分校国家助学金发放仪式等相继在我区召开,我区的“阳光工程”培训中央电视台曾作了典型报导。工业发展区划调整以来,源汇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工业强区”战略,按照“抓大育强、扶小促壮、调整创新、膨胀总量”的思路,深入实施“重点工业超百亿工程”,促进 了全区工业的快速膨胀。基本形成了以食品加工、医疗化工、机械制造、纺织、造纸、制革制鞋六大主导产业结构合理,主导产品突出,轻重工业协调发展,竞争力较强,充满生机与活力且富有源汇特色的工业发展新格局。截止2007年底,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31家,从业人员达到8000多人,固定资产达到17亿元。

载体资源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8-6016
  • 产业扶持政策
  • 企业投资政策
  • 土地厂房政策
  • 其他相关咨询
  • 已为您免费生成了个人网上空间
    快去查看吧~